在線客服
銷售-譚小姐13672863149
銷售-陳小姐13536007805
銷售-黃小姐13426882603
銷售:張先生13822460808
(微信同號)
|
廣西高速路滑坡監測用上物聯網傳感器技術
專欄:行業資訊
發布日期:2019-03-21
閱讀量:7516
作者:
收藏:
地震、滑坡、泥石流…設在高速路邊坡上的監測預警網關 該項目組于2018年年底開始在G75蘭海高速下行線K2039+100邊坡部署一套地質災害監測和預警系統設備作為試點。春季,東南沿海地區和江南部分地區是防范重點;
地震、滑坡、泥石流……這些看似與我們無關的地質災害,也許下一秒就會發生在身邊。2019年的3月15日,山西省臨汾市鄉寧縣棗嶺鄉發生山體滑坡,致房屋垮塌。截至3月20日18時,已有19人不幸遇難,1人失聯。該滑坡事故的發生,再一次提醒公眾應提高對于滑坡等地質災害的警惕性,并盡可能采取多種安防技術監測手段,對可能發生的災害進行日常監測及提前預警。 山西鄉寧3·15山體滑坡救援現場 在廣西,由于該省山區面積占全區面積的70%以上,地質災害易發多發,尤以高速沿路山體滑坡現象更為頻繁。為及時監測預警高速路邊坡滑落給出行安全帶來的隱患,2018年下半年,廣西G57蘭海高速路段試點應用了一套基于窄帶物聯網(NB-IoT)技術的山體滑坡監測和預警系統,并取得階段性效果。 G75蘭海高速下行線K2039+100邊坡現場 據了解,該系統采用蜂窩窄帶物聯網與高精度角度傳感器相結合,配套使用4G“千里眼”視頻輔助監測的方式進行部署。當埋在地下約一米的多個傳感器捕捉到細微的泥土松動,隨即會在在短短幾秒內,將監測數據(包括震動、沖擊力以及角度變化等)通過窄帶物聯網網關設備,上報到云端監測平臺。 設在高速路邊坡上的監測預警網關 該項目組于2018年年底開始在G75蘭海高速下行線K2039+100邊坡部署一套地質災害監測和預警系統設備作為試點。3個月后,2019年3月9日晚11時38分05秒,監測預警系統的云端平臺向相關管理人員發送了一條預警短信,現場工作人員立即到現場勘查確認了山體松動和小部分滑坡現象,當即對滑坡點進行加固和清理作業,防止了地質災害危及道路行車安全。 據介紹,基于窄帶物聯網技術的地質監測系統不受氣候影響,網絡覆蓋更廣,終端電池續航更長,可做到無人值守,多點觸發的算法使得預警系統自動化監測,高效省力。該系統運行3個月以來,各項指標達到預期效果,接下來將進一步推廣,擴大使用范圍。 滑坡災害救援 自然資源部:2019年地災防治較去年明顯加重 形勢仍然嚴峻 地質災害是全球范圍內最常見、發生頻率最高的自然災害之一,其影響程度僅次于氣候變化、洪澇等全球或國家尺度上的災害形式。國際上一般將地震、火山活動、滑坡、地面沉降、礦山開采沉陷等列為主要的地質災害類型,我國與其類似,行業部門將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裂縫、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六種形式作為主要的地質災害類型。 據自然資源部公布的“2018年全國地質災害災情及2019年地質災害趨勢預測”顯示,2018年全國共發生地質災害2966起,平均每天8起;共造成105人死亡、7人失蹤、73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14.7億元。 預測稱,2019年地質災害總體趨勢接近常年,較2018年明顯加重。春季,東南沿海地區和江南部分地區是防范重點;汛期,地質災害將大量發生,南方大部地區,尤其是西南、中南和東南沿海地區以及西北部分地區仍然是地質災害發生和危害的重點地區。 |